1. 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 > 名人传记

汪桂芬

发布日期:2015-05-19 13:50:44   点击数:255

简介
京剧老生演员。名谦,字艳秋,号美仙,又号叔坪,又号晏亭,小名惠成,绰号汪大头;原籍安徽安庆府潜山县(一说湖北汉阳府汉川县)。诞辰:1860年9月28日,咸丰十年(庚申)八月十四日,酉时;逝世:1906年9月13日,光绪三十二年(丙午)七月廿五日,丑时。年四十七岁。


汪桂芬个性耿直,不畏权贵。尤其痛恨那些旧戏班的封建把头。演戏时,喜欢乘兴而歌,尽兴而止。时演时缀,往往临场不演,有时已经勾上脸(演红生戏),却又从后门溜走。晚年甚至精神失常,作“头陀和尚”的装束,自号“德心大师”,却在北京东城干面胡同一座小庙里有时自拉自唱。及至门外站满了听众,他又突然走开了。这些怪癖,正是他对剥削者的一种自发性抵抗,结果竟然弄得满身“戏债”吃了官司,以至在46岁的年纪潦倒死去。


艺术特色

流派
他继承了程长庚的艺术并有所变化、发展,成为“汪派”。汪桂芬嗓音高亢浑厚,善于运用丹田气和脑后音,歌声响遏行云,发音吐字饱满,韵味十足,极富立体感。其唱腔激昂雄劲,善于表达悲愤慷慨的情绪,演唱悲剧性故事或悲剧性人物时,着力突出其壮美的一面,而不是只单纯强调其悲凉凄苦的感情,如《文昭关》的伍子胥和《骂曹》的祢衡。汪桂芬习用的唱腔和板式常有别于其他派别,如《武家坡》中“在营中失落了一匹马”一段,各派均唱西皮原板,汪桂芬则采用西皮散板,来状写薛平贵试探王宝钏时边窥测其心理,边随机应答的情景。又如,《伐东吴》中黄忠的唱段则在二六板中交替使用正、反西皮唱腔来渲染这次战役败局的无可挽回的气氛,增加戏的感染力。唱腔中遇到必须拔高时,汪桂芬不使用较软的上滑唱法,却是凭丹田气催动声音喷薄而出,具有宏大的气势。做工方面,他发扬了程长庚端凝肃穆的风格,注意体现剧中人物的身份,如对关羽、鲁肃等形象的描绘便突出了他们典雅凝重的气度。


嗓音

汪桂芬的嗓音特点是“脑后音”,而且带有“嘎音”,开口发声非常响亮,唱完仍似有余音袅袅。汪的嗓音譬如北京特产的一种脆枣,果肉特别结实,吃起来有脆又甜。他的一副嗓子极为美妙。嗓音高亢浑厚,善于运用丹田气和脑后音,歌声响遏行云,发音吐字饱满,韵味十足,极富立体感。其唱腔激昂雄劲,善于表达悲愤慷慨的情绪,演唱悲剧性故事或悲剧性人物时,着力突出其壮美的一面,而不是只单纯强调其悲凉凄苦的感情,如《文昭关》的伍子胥和《骂曹》的祢衡。汪桂芬习用的唱腔和板式常有别于其他派别,如《武家坡》中“在营中失落了一匹马”一段,各派均唱西皮原板,汪桂芬则采用西皮散板,来状写薛平贵试探王宝钏时边窥测其心理,边随机应答的情景。又如,《伐东吴》中黄忠的唱段则在二六板中交替使用正、反西皮唱腔来渲染这次战役败局的无可挽回的气氛,增加戏的感染力。唱腔中遇到必须拔高时,汪桂芬不使用较软的上滑唱法,却是凭丹田气催动声音喷薄而出,具有宏大的气势。汪的唱不但实大声洪,还俏中有险,甜中带沙。如他演红生戏《战长沙》之关羽,在唱腔方面,曾被人誉为如惊蛇绕树,越勒越紧。汪桂芬与谭鑫培、孙菊仙并称程门三杰,此三人中孙菊仙年龄最大,谭鑫培次之,汪桂芬最小,但他去世最早,因而对他的文字记载也比较最少了。汪桂芬《朱砂痣》和《捉放曹》与人有别,贵在嗓音运用得法,不仅高低音都动听,其中音尤佳,韵味之足如饮醇酒,有独到之处,非谭、孙所能及。一次,程长庚演《天水关》,上台之前突然病倒。前后台观众都是冲着大老板程长庚才来看戏的,出现这种情况,如有人出来,既是救场如救火,敢上台的也说明他须有过人的胆识和水平才行。汪桂芬决定从容上场,只一句“代理山河掌丝纶,运筹帷幄”的引子,就把台下观众镇住了,等到开口正式一唱,活脱脱就是大老板程长庚的声音。不用说观众甚为满意,就是整个后台也是人人称奇。观众惊呼:真乃长庚第二也!据说程长庚临死时向汪桂芬面授机宜,告诉他如何让人们像欢迎自己一样欢迎汪桂芬,汪桂芬谨记在心。程长庚死后,汪桂芬对程长庚的唱腔既有继承又有革新,因为他的天赋与程有异,他的嗓音是刚浮于柔,程长庾则是柔寓于刚,所以他的唱腔雄劲沉郁,人们在惊叹他是“长庚再世”的同时,更把对汪派的喜爱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。


做工和念工

汪桂芬虽以唱工见长,但是也能演做工和念工戏。做工方面,他发扬了程长庚端凝肃穆的风格,注意体现剧中人物的身分,如对关羽、鲁肃等形象的描绘便突出了他们典雅凝重的气度。他演《四进士》饰演宋士杰,谭鑫培还为他配过茅朋,可见他做工的精到。汪的“笑法”与谭鑫培、孙菊仙迥然不同,他是“嘎嘎”地笑,类似于小生的笑,但却没有笑声尖利的假声。老票友罗亮生说庚子前在上海天福茶园看过他的戏,只记得他演《打鼓骂曹》中饰演祢衡,用的是场面上的堂鼓,不同于后来,即谭鑫培演此,也是特制的花盆式大鼓。汪桂芬且擅演老旦戏,在天福茶园曾和李长胜合演《断后龙袍》饰李后很受欢迎。


代表剧目

汪派常演的剧目极多,老生代表作有《长亭会》、《文昭关》、《战长沙》、《让成都》、《华容道》、《天水关》、《捉放曹》、《骂曹》、《朱砂痣》、《三娘教子》、《群英会》、《取帅印》、《双狮图》等,老旦代表作有《打龙袍》、《钓金龟》、《游六殿》等。


艺术成就

汪桂芬与谭鑫培、孙菊仙并称程门三杰,此三人中孙菊仙年龄最大,谭鑫培次之,汪桂芬最小,但他去世最早,因而对他的文字记载也比较最少了。他继承了程长庚的艺术并有所变化、发展,成为“汪派”。汪桂芬嗓音高亢浑厚,善于运用丹田气和脑后音,歌声响遏行云,发音吐字饱满,韵味十足,极富立体感。其唱腔激昂雄劲,善于表达悲愤慷慨的情绪,演唱悲剧性故事或悲剧性人物时,着力突出其壮美的一面,而不是只单纯强调其悲凉凄苦的感情,如《文昭关》的伍子胥和《骂曹》的祢衡。汪桂芬习用的唱腔和板式常有别于其他派别,如《武家坡》中“在营中失落了一匹马”一段,各派均唱西皮原板,汪桂芬则采用西皮散板,来状写薛平贵试探王宝钏时边窥测其心理,边随机应答的情景。又如,《伐东吴》中黄忠的唱段则在二六板中交替使用正、反西皮唱腔来渲染这次战役败局的无可挽回的气氛,增加戏的感染力。唱腔中遇到必须拔高时,汪桂芬不使用较软的上滑唱法,却是凭丹田气催动声音喷薄而出,具有宏大的气势。做工方面,他发扬了程长庚端凝肃穆的风格,注意体现剧中人物的身份,如对关羽、鲁肃等形象的描绘便突出了他们典雅凝重的气度。


著名弟子

汪派唱工要求嗓高气足,传人不多,最有成就的是王凤卿、郭仲衡,私淑者是汪笑侬。老旦谢宝云、花脸刘永奎亦曾学汪。此外,北京票友邓远芳和天津票友刘叔度、刘贯一(刘永奎子)等也有一定成就。